家居企業為何不再爭湧上市?

石康軍时间:2024-06-26 16:51:20

家居企業為何不再爭湧上市?

  2017年3月,家居證監會官網預披露係統公開了拉卡拉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創業板上市,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

企業火山曾經任職於一家為企業提供管理軟件的創業公司。為什麽說我們的平台夢隻是妄想,為何爭湧簡而言之,為何爭湧上遊的用戶不信我們,下遊的用戶不要我們,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我們的平台起不來了。

家居企業為何不再爭湧上市?

作為從創業公司走出來的一位過來人,不再火山就親曆了一些看似“夢想”,不再更似“妄想”的發展規劃,在這裏跟大家分享兩條感觸頗深的妄想:妄想一:兩年內,我們要吃下1%的市場我們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在國內尚處起步階段,同類競品比較少。也就是說,上市我們公司定位由一個電商轉型成為一家平台商。但是創業者在執行過程中,家居如果不能把夢想拆解成一步一步可執行的目標,“夢想”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妄想”。我們的注冊企業客戶數量在1年多之後上漲大約20倍,企業月均交易流水大約上漲了幾十倍,企業甚至還提振了資本市場對我們的信心,我們在談投資人的時候故事可以講得更好聽了。但實際上,為何爭湧這些看起來光鮮的靚麗的數據麵子下麵,為何爭湧其實還掩藏著不堪入目的裏子:注冊客戶上漲了20倍,但這裏麵充斥了大量的僵屍客戶,真正活躍的企業客戶估計10%都不到;交易流量數據的確上漲了幾十倍,但是裏麵的水分……這我也就不細說了。

反觀我們的產品,不再在服務商端,不再他們的確有強烈的轉型升級的需求,但是,在企業端,這個方麵的管理需求卻並不強烈,特別是我們麵向的中小企業,對於這樣的產品,基本都屬於可有可無的狀態,或者說它並不是企業的剛需……也就是說,我們搭建的平台在需求端從一開始就瘸腿失衡了,而且缺的是最關鍵的需求端的那條腿。問題出在那兒?思考1分鍾,上市計時開始……我們曾經妄想過的目標還有不少,篇幅關係不再展開。而B輪的公司往往氛圍是最好的,家居因為此時公司規模擴大、家居朝氣蓬勃,老員工的團隊意識和包容精神處在最佳狀態,對新人的排斥不明顯,融入也比較容易。

唯品會在2011年就不惜巨虧把高管期權做到薪酬報表裏了,企業目的就是讓這些期權持有人在行權時確保賺錢。小米公司是2010年成立,為何爭湧至今已有5年。所以如果你想奮鬥3-5年就獲得一個不錯的江湖地位以及財富積累,不再那麽加入一家IPO公司是必經之道,除非你能去像華為這樣薪酬結構的公司。公司業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水分,上市有些是通過財務手段做出來的,但公司不會無目的的做這些東西,支撐的動力多半是上市。

按一般規律,C輪都會是金額比較大的一筆融資,比如摩拜和ofo的C輪都是1億美元,B輪都是千萬級,小米B輪是9000萬,C輪直接2.2億。因為他們可能有很好的用戶口碑,掌握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員工有比較好的職業榮譽感和美譽度,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請注意一點,這類公司因為對資金沒有太多渴求,創始人較少受到外部壓力,會堅定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緩慢的打造公司。

家居企業為何不再爭湧上市?

這說明公司對營收規模有追求了,有一個短期內要達成的任務,快速拉動營收多半依靠巨額依靠巨額投入,不可持續,所以這個短期行為背後一定有短期目的,很可能就是融資或上市。滴滴現在大概300億美元,能否維持很難說,小米曾經到過400多億,現在有人說是40億(或許言過其實)。那麽,如何找到一家有前途的好公司呢?我們從幾個角度來解讀。我們再來對比一下其他的關鍵因素:大疆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至今10年。

那麽,加入一家公司的最佳時機是什麽時候?應該是B輪融資以後。但後來大家都學聰明了,什麽摩爾定律啊,不靠硬件盈利啊等等這些競爭手段別人馬上就學會了,反過來和你競爭,小米現在的優勢就大大縮小了,小米估值承受的壓力也特別大,到2015年雷軍已經不準再說小米是第一了,也不再公布貨量數據,小米轉而去做MIX這樣高附加值的概念手機,想重新去奪取技術優勢,也就是變相回到了當初那個“為XX而生”的細分市場。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員工在可預見周期內,隻能依靠工資來實現個人價值,相對來說,你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就變得很高了。樂視體育之前裁了1400人,總編輯也提交辭呈了,但馬上宣布加盟暴風體育,很難說他的個人價值會受多大影響,而對那些排隊辦理手續的普通員工來說,這就是絕對的失敗,因為你的時間和精力白白消耗了。

黑公關最喜歡在企業上市或融資前發動攻擊了,這種狙擊的效果特別好,有時候甚至能直接弄死一家公司,所以有這種事情也說明好事將近。第五,公司受公關攻擊的力度突然加大。

家居企業為何不再爭湧上市?

4、有可能重新回到一個比較小眾的定位。很多人在說《連線》雜誌的克裏斯·安德森做無人機也敗給大疆了,沒錯,這說明中國公司做消費級電子產品還是很牛的,但你要注意:第一,純粹從技術角度來說,大疆未必敢說是站在第一位的;第二,無人機本身隻是個載體,它還是需要很多技術做集成;第三,這個行業隨時有出現顛覆性突破的可能,因為資本和技術太密集了;換句話說,整個行業並不處於穩定期,所有企業的江湖地位都是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

當初優步中國年輕人那種被出賣的感覺就特別強烈,趕集的員工們在58想來也有很多心酸,而土豆員工在優酷又有多少發展機會?還有一類公司有穩定的粘性客群,但目前價值變現的機會還不明朗,所以寧可等待,這類公司的上市意願就不是特別強烈,比如豆瓣、知乎、果殼。這說明什麽?說明你搶占的市場越大,你舒服賺錢的可能性越小,所以滴滴這類公司雖然規模很大,但它總是處於焦慮之中。為什麽?因為互聯網下半場拚的是商業模式的盈利能力,而賺錢的前提是什麽?就是兩條:成本+體驗!我們回頭再看A公司的缺點是什麽?就是成本很難控製,比如滴滴,最初它和快的競爭打車市場,燒錢燒到背後的投資人都撐不住了,所以拚命撮合兩家合並,大家以為滴滴可以停止補貼了,躺著賺錢了。既然IPO如此重要,那麽你如何確定一家公司有可能成功IPO?最好的辦法當然是看業績,但怎麽看業績?打個比方,你有兩家公司做備胎,A公司規模大,做全平台;B公司做垂直細分市場,但A公司靠燒錢聚客,B公司規模小,但有穩定盈利,你怎麽選?市道好的時候,你要堅定選擇前者,中國有很多這樣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但在時下,建議你果斷選擇後者。說明公司可能正在委托三方公司出具中立財務報告,這往往是融資或上市的前奏,比如滴滴2015年5月左右就找了普華永道來做財務報告,說明那時候它有一個窗口期,但數據很快就泄露出來,導致優步加緊了補貼攻勢,隨後優步中國又出來獨立融資,所以滴滴就先放下這個事情了。所以我們看到,A類型的公司有這麽幾個特點:1、有可能成為惡性競爭的策源地,總是很焦慮;2、基本不提上市計劃,因為形勢總是很不穩定;3、估值有極大波動。

題圖:電影《中國合夥人》document.writeln('關注創業、電商、站長,掃描A5創業網微信二維碼,定期抽大獎。假定你是一家即將IPO公司的骨幹或中層,你的公司可能沒有大疆那樣的江湖地位,也沒有共享經濟之類理想主義的光環,但你仍然有可能拿到相當數量的原始期權,這個期權拆股後可以擴充好幾倍,那麽在這個期權在被授予你個人之後,即使除去行權成本和雜費,你的收入仍然相當於在普通公司幾十年的奮鬥。

有些公司可能看起來非常好,也確實站在風口上,但隻要它不及時把自己的價值變現,那麽不管它的規模做到多大,江湖地位都是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對員工的價值就是存疑的,你待在這種公司的風險必然是極高的。第二,突然加大營銷力度,或者用某種辦法在衝業績。

首先判斷一家公司的視角雖多,但從員工的角度隻有一個,那就是能不能給你帶來超出預期的經濟回報,其他都不重要。在這個問題上,一定不要有老板灌輸給你的代入感,因為公司無論成功和失敗,對大多數老板和高管來說都是有獲得的,也有退出方式的。

360的周鴻禕曾說他“不喜歡為錢而工作的員工,但一定要給員工好的經濟回報”,這話的悖論在哪兒?就一點:一家企業有什麽資格要求員工不為個人發展而隻靠使命感支撐呢?每個人都希望做既有意義、又有情懷的工作,但前提是有合理回報,馬雲早年確實忽悠了一些人拿很少的錢跟他一起創業,但那是有縝密的商業規劃和遠期財富故事做背書的,我不認為其中有人是純粹被忽悠過去的。我知道不少人欣賞這類公司,但為什麽不推薦你去這樣的公司呢?因為這類公司有可能被一份文件打敗,也有很大可能性兼並或重組,而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創始人和VP們始終是有機會解套的,比如優步中國歸了滴滴,柳甄馬上去今日頭條開工了,趕集與58合並,楊浩湧轉首就做了瓜子二手車,土豆的王微也轉行做了追光動畫,但普通員工甚至中層不會有這份好運。你會發現:同樣四、五年的時間,大疆、小米和獵豹、唯品會員工的個人財富積累可能已有代差,我們知道,當時獵豹中層和核心員工出了幾十個千萬富翁,百萬富翁更多。先說第一個問題,為什麽你要盡可能選擇一家有獨立IPO計劃或時間表的公司?一般來說呢,不願或者不太著急上市的公司基本是三類:這類公司大多有員工期權計劃,但變現周期充滿不確定性。

新政之前滴滴估計到了會對車輛準入做一些限製,所以它開始增加自營車輛,但如果自采車輛,在財務模型上就必須解釋這些車輛退役後如何處理。一類是正在虧損做市場,這類公司往往有龐大的現金流,但假如有一天失去了對市場的壟斷控製力,風險其實很高,因為它生存下去的前提是可以不斷拿到低成本投資,這類型的公司很多,比如滴滴、新美大等等。

當然,你可以在一家理想主義的公司靠使命感支撐10年,自豪的去享受職業榮譽感,但人的一生中有幾個可“揮霍”的10年?作為個體,你仍然需要一種判斷和實現自身價值的實用主義方法論。為什麽會這樣?因為燒錢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也不存在門檻,誰不會花錢啊,對吧?特別是大家都知道中國目前貨幣超發,熱錢很多,所以一定會有別的資本進來與你競爭。

未上市的公司沒義務對外公布經營數據和信息,但如果突然有批生麵孔跑到公司裏沒日沒夜的跟財務報表打交道,這可能是好事將近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麽一個結論:所以結論是如果有哪個公司忽悠你不拿或隻拿很低報酬,你一定要用直覺去判斷,你碰到下一個馬雲的機率比中彩票還要低。

這些信息在公司內部很容易核實,即使你不在要害部門,比如你的公司究竟在產品、技術、運營、渠道、銷售以及成本控製上有沒有超出同行的地方,如果沒有,那毛利率突然詭異增加就一定有問題了。再比如大疆,你在這樣的企業或許有很強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但還是那句話,你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非常高,2006年做飛控和無人機的公司有多少?死掉的有多少?變成大疆的又有幾個,大家都看得到。類似的數據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很多O2O或者共享概念是不怕賠錢做市場的,假如有一天,突然強調盈利了,說明公司有優化財務報表的考慮,這個主要還不是忽悠投資人,主要是為了上市,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公司融不到錢了,燒不下去,要自救了,這個靠你自己判斷了。

現在的情況就很清楚了,滴滴隻能在滿足規定準入條件的情況下去和出租車競爭一個很小的有限的市場。同樣情況的還有小米,大家都知道,最開始小米手機是有先發優勢的,在它推出成熟智能手機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對手,所以2013年和2014年小米在各項數據報告裏總是國產手機的出貨量第一,總是天貓和京東雙十一的銷售冠軍。

C輪的特點是創始團隊和投資人的期望值都提高了,公司在管理層麵會有較大變動,大量空降式的高階職場人士大多是在這個時候進入的,公司內部的組織排異性也會在這個階段逐漸顯露出來,所以除非你有特別牛B的資曆和背景,那麽你在此時加入戰場的成本和代價都是很高的。第六,企業開始處理一些原來避談的商業閉環。

第四,會議室裏突然有一幫人沒白天沒黑夜的做審計了。我們可以想象,這些人無論是退休了還是繼續創業,其實都有一個更高的財富起點。

【有关家居企業為何不再爭湧上市?】相关文章:

1 .華為董事會首席秘書江西生:華為100%由員工擁有

2 .十年漫威複仇者帶給我們什麽

3 .《文學少女對數學少女》:如何用數學方法解決殺人事件?

4 .攤上大事了!周星馳電影投資人涉嫌非...

5 .4招拍出讚爆朋友圈照片

6 .陝西省委原常委錢引安被雙開:一再拒絕接受黨組織挽救

7 .中國首個星際2世界冠軍因病去世,他曾一人力壓韓美,黃旭東悼念!

8 .比爾·蓋茨:慈善基金會將於離世後20年關閉

9 .91歲籃球“技術粉”現場看比賽 俱樂部專門給配醫生

10 .寡姐嘲諷綠巨人膽小如鼠 驚奇隊長憶初吻經曆

11 .進入一級戰備後 我解放軍能發射多少枚導彈?

12 .陌陌7.71億美元收購的探探因違規遭下架 探探回應未披露上架時間

13 .“好想談一場有趣的戀愛啊”

14 .睡前腿經常不適是什麽病

15 .喬布斯演講為何如此有說服力

16 .“蘇大強”當老師?周迅出席倪大紅公開課 眼神專注側顏清瘦

17 .火勇廝殺裁判唱戲 庫裏關鍵1射好驚險

18 .美蘭機場蟬聯SKYTRAX五星機場

19 .解析紅旗全新中型SUV HS5

20 .不願單方麵讓步,日本拒絕對美國擴大農業市場準入

21 .《Baba Is You》喜提外媒9分高評

22 .0元讀365本書,100天和同齡人拉開差距

23 .秦嶺違建被拆支脈驪山又現別墅群?官方回應

24 .《龍珠超:布羅利》定檔5月24日 鳥山明親自操刀

25 .華世奎、譚延闓:南北兩位顏楷大家,你更喜歡誰

26 .但是創業者在執行過程中,如果不能把夢想拆解成一步一步可執行的目標,“夢想”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妄想”。

27 .董藩:我不主張在收縮型城市搞振興

28 .第一個整族脫貧的少數民族

29 .海澱四道口限競房定名「天恒·學院裏」

30 .孩子“聽話”真是優點?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